技术资料
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有哪些特点?
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有哪些特点?
电动机转子导体中感应电势和电流的大小,与定子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的速度有关。但在定子绕给刚接通电源的瞬间,转子还是静止不动的,此时定子旋转磁场对静止的转子具有最大的相对转速,因此转子导体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势和电流最大,实测表明,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可以达额定电流的4~7倍。
如:城邦电动机起动后,转子的转速从慢到快,随着转子的转速不断增大,定子旋转磁场与转子的相对转速逐渐减少,因此,转子导体中的电流和定子绕组中的电流也相应减少。当城邦齿轮减速机在额定负载下,以额定转速运行时,定子电流便达到额定会值。
在城邦齿轮减速机起动后的瞬间,虽然定子电流为额定4~7倍,但由于电动机的起动时间很短,还来不及使电动机发热。因此,起动电流大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。但对于频繁起动的电动机,由于热量不断积累,则应该考虑其发热问题。
电动机很大的是起动电流所引发的主要问题,是造成供电线路的电压显著下降,这不仅使电动机的起动转矩减小。而起动困难。并且还影响接于同一电网的其他用电设备的工作。尤其是大容量电动机,由于它的起动电流较大。起动时间较长,对同一电网的其他用电设备的影响更大。‘
电机的启动一般有三种方式:传统起动器,晶闸管调压软起动器,变频调速软起动器。
这里主要讲传统起动器,目前,我国大部分电机用直接起动、Y/△控制起动、串接电抗器降压起动和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。这些起动器价格低廉,通过降低电机的起动电压来减少起动电流,起动方式用分步跳跃上升的恒压起动,起动过程中存在2次冲击电流和转矩,且控制回路复杂,电机冲击电流大、冲击转矩大、冲击力矩大、效益低。Y/△起动方式将电机起动时接成Y形,以降低电机端电压,起动完后切换使电机运行于△形接法。这种起动方式要求电机要有6个引出线,控制回路所需元件多,线路复杂且故障率高,起动转矩损失严重(仅为△形接法的1/3),所以只适于空载和轻载场所,满足中小容量无特殊要求的空载或轻载起动控制。串电抗器和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方式对电力系统影响大,母线压降大,功率因数低,在电网电压较低时,电机输出力矩无法克服风机逐步升高的阻力矩,因而无法使电机起动到全速,电机长时间大电流爬行,会造成电机、电抗器、自耦变压器烧毁或开关跳闸,不适宜在大型电机起动中使用。